第(2/3)页 “同事条件好,经常开小灶,这些都是必须的。” 姜晓穗摩拳擦掌。 来这里的第一顿,不能含糊了,得开个好头啊。 姜父姜母的身体也得补补。 尤其姜母,生下龙凤胎后身体一直不好。加上她是知青下乡,身体底子不如农村女人。 在前身记忆里,姜妈妈总是三天两头使不上力,因为这个姜老太很不喜欢。 姜晓穗却觉得姜母好像有心事,一年到头愁眉不展,连带着身体也恹恹的。 不过不开心嘛,吃点好吃的就开心了。 前身留给她两张大团结,在她找到工作前,这就是最大的底气了。 然而。 “咋要啥啥没有?” 姜晓穗看着柜台后面鲜红的八个大字——发展经济保障供给,陷入了沉思。 知道七十年代物资紧缺,但真正站在供销社里,她还是被眼前这一切创飞了。 售货员是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女同志,不耐烦地催促:“你到底买不买?” 亲身体会了一把售货员的牛逼哄哄,姜晓穗向现实妥协:“来两斤面粉,十个鸡蛋,半斤红糖。” 想着宿舍里没油没盐,她又各称了一斤。 “一块五毛钱,加两斤粮票,油票糖票各一斤。” 真便宜。 姜晓穗从挎包里掏出一张大团结,又挑出对应的票给她。 “有肉吗?” 女售货员找钱,高高在上地看了她一眼:“没有。” 姜晓穗:“……” 没有就没有,你牛什么? 姜晓湖拉了拉她的袖子,悄悄咬耳朵:“姐,快过年了,得有关系才能抢到肉呢。” 姜晓穗认命。 她没关系,也没有一身正气。 不吃就不吃吧。 她一点也不馋。 “你们是姐弟啊?”女售货眼睛瞄着姜晓湖,“我这儿还有两根骨头,要吗?” 姜晓湖:“大棒骨子?” 女售货员翘起细细的兰花指,挽了头发:“嗯。” 姜晓湖:“谁要买那玩意儿,一点肉没有,这不缺心眼吗?” 女售货员刚要舒展开的笑容瞬间消失,瞪了他一眼,没好气地坐回柜台后面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