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自议政起,始终未曾言语的都大夫突然开口:“此事不合礼制,祭祀乃国之大事,不可如此胡闹。” 斗伯比说道:“夏后启曾言,用命,赏于祖。武王亦曾反商王政,释箕子囚,封比干墓,式商荣闾,发钜桥之粟,大赉于四海……战士们守护丹阳而亡,谈何礼制?” 听着身后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,披甲老将荆湘亦是拍着案几说道:“战士们守护丹阳而死,想要入土为安就不是大事了?周国礼制吾亦清楚,但这里是楚国,焚烧尸体集中埋葬,结果举办一场祭祀,为其明示先祖都不愿,汝问下民众将士将会如何?” 荆湘身后数道愤怒的声音紧随其后,“吾冒死为国征战,如此对待吾等,何来认同归属与荣誉?汝这般言语,如何让吾等相信李景伯之言?” “吾手下将士于边疆连年征战,为国捐躯者众多,为战死之人引路都不愿,以后谁还愿意从军?” “祭祀之事必须在前面。” “必须大办。” “……” 在荆湘几人歪解之下,成功让众人默认同意此事,不再坚持埋葬,对祭祀的规模及时间展开争执。 看着台下即将再次陷入混乱,熊彻饱含深意的看了一眼荆湘,随即挥手示意大家冷静,缓缓开口说道:“这场祭祀必须大办,以国祭之礼为战士们送行,至于时间上。” 停顿片刻,熊彻看向长袍老者,“巫司命,驱散瘟疫后能否为英魂指路,为其明示先祖?” 长袍老者嘴角不经意间抽动几下,随后坚定的点了点头,“魂魄可以存世一年有余,所以驱散瘟疫后并不耽搁。况且,只要有其衣物,便可为其祭祀。” 熊彻扫视着台下文武官员们盖棺定论,“既如此,火葬烈士遗体,祭其先祖,为魂引路。此事,瘟疫为先,送行随后,凡为国捐躯者,以国礼祭之,厚待其亲,碑刻名姓,册记生平,制律作乐,传唱荆楚,铸器作铭,祭奠英魂。” 言罢,熊彻再次开口问道:“诸位可有难处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