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徐正淳的头颅,被挂在高高的旗帜上,死不瞑目,临死之际,脸上都满是读书人的不屈之色。 而当这面旗帜,兵临故道县城墙之下时,故道县的一千多名守军,瞬间双目通红! 他们的同胞,冀县的县公徐正淳,竟然被割掉头颅,挂在了敌人的旗帜上。 故道县,同属陇西郡,是打通冀县后,下一个需要打通的地方! 再往后攻下临洮县,就能直逼咸阳,兵临咸阳城下。 所以,实际上,咸阳城就只剩下故道和临洮两道屏障了。 故道县公,早已经收到了消息,所以上城墙抵御了。 他们死死的盯着旗帜上挂着的那颗头颅,非但没有像译吁明想象中的一样,让他们产生畏惧,相反倒激起了他们的怒火。 “徐大人是我们的榜样啊,大家快看看,那是他的头颅,他为了抗击敌军,贡献了自己的头颅啊,至死不瞑目,他在害怕,害怕我大秦领土被他人所占啊。” 故道县公,悲天悯人,神色间充满了忧伤。 他与徐大人是至交好友,却不想徐大人的头颅被敌人挂在旗帜上,这如何不悲凉啊? 可,这正是忠臣气节! 故道县公的话,使得一千多名将士双目充血,饱含热泪。 那是他们的同胞,他们怎能不落泪? 故道县公继续道:“此战,不求大败敌军,只求我故道县多支撑一时片刻,为大秦创造那一丝生机!” 没错。 故道县公知道挡不住,也知道要大败。 但是,他必须要挡,他要为大秦争取时间。 多挡一秒,那就为大秦多挣到一秒! 而这也就意味着,一千多名将士,加上故道县公的命,都要死在这城墙之下了。 他们必须要抱着必死的决心! 在场的每一人,心中都很清楚这一点。 故道县公深吸一口气,热泪洒落,大吼道:“故道县城,钟灵毓秀,山脉纵横,将我等的尸骨埋在这城墙之下,日夜望着我大秦河山,岂不妙哉?” 青山,处处可埋忠骨! 一位将士双目通红:“妙哉!” 众将士大吼:“妙哉!” 城墙之下,是近万西瓯大军。 这一万西瓯军猛攻冀县之时,倒也损伤了一些,不过并未伤到敌军筋骨,那点损伤,属于正常军耗。 译吁明站在城墙下,眼见城墙上的秦军视死如归,顿时心中烦躁无比。 “这些秦军,为什么都这么硬?”译吁明恼怒道。 一旁的将领嗤笑一声:“大将军,再硬又能怎样?还不是逃不过被我们攻破的命运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