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而且对于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来说,甚至都从没听过。 尤其是农村,大家抽个旱烟就不错了,也没啥文化。 不可能欣赏到这种东西。 就算是真见到了,也会以为是古代装药丸的小瓶子之类的,绝对想不到这东西的真正作用。 常先生和老王都好奇的看着赵水生,一脸吃瓜的表情。 他们都很想知道,赵水生会不会了解鼻烟壶? 赵水生也不废话:“乾隆年代的鼻烟壶,水平不错,卖家要多少钱?” 常先生顿时惊奇的赞叹起来:“真是奇了!” “水生,你平时都在农村生活,是从哪里接触到这些东西的?” “真好奇你的背景!家里肯定有高人!” 常先生和老王之前都讨论过。 赵水生也就在20岁上下,而且一辈子都在农村,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东西呢? 唯一的解释,就是他家里的长辈不一般。 说不定是那种,很有来头,但是隐居在山村里的老前辈之类的。 赵水生是家学渊源! 不然,根本没办法解释这些反常的事情。 赵水生还在发愁,如果别人问出来该怎么说。 想不到常先生这几句话直接帮他找好了借口,他索性借坡下驴,含含糊糊的说:“我爷爷当年逃难来到这里,家里也带了点书之类的……我从小就跟着看。” 常先生和老王都露出了“果然如此”的表情,感觉自己猜对了! 这样说来,赵水生的爷爷在当年,恐怕也是个不一般的人物,甚至可能跟朝廷有关系,说不定是个小王爷之类的。 为了低调安全,才来到这处地方。 只不过还放不下那些宝贝和学识,所以都交给了自己的孙子。 他们越想越觉得合理,就算有一些说不通的地方,也在心里帮助赵水生脑补了过去。 常先生继续说:“卖家知道,这些东西在如今年代,卖不出太高价格的。” “要是四九城还行,可惜他也去不了,在咱们这里留在手里也是个祸害。” “要价也不高,九十!” 赵水生不砍价:“行,九十可以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