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第705章 开万古之未有!【求订求票】 传统的封禅礼是为了祭拜天地,祈求国泰民安,以福泽华夏。 但赵淮中掌三界皇权,没必要靠祭天来祈福。他登泰山只为传告万民,三界皆将闻其声。 人皇要封禅,从帝驾离开咸阳,天地间就有异兆显现。 要知道秦是在赵淮中的带领下,完成了大一统,实现了秦人多年夙愿,占六国之地为秦地,纳六国之民为秦民,征百越平匈奴,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。 而赵淮中登基后,功绩愈发显赫。 在咸阳这座秦的龙兴之城,赵淮中的民意基础之浓,已经到了无法想象的程度。 知道今日封禅昭告天下,城内民众也是心情激荡。 赵淮中的帝辇离城,有民众亦随之出城,越聚愈多,远远的眺望。 那真是人山人海,锣鼓喧天,天地同庆,万物同舔。 更有诸多祥瑞之兆伴同帝驾,地涌金莲三千,云呈五彩,鸾飞凤舞,天有大鹏,玄鸟伴飞。 地有麒麟,白泽,陆吾等神兽随行,各个精神抖擞,将站台的氛围感拉满。 这一路走出来,连空气里的微风似乎都充满祥瑞之意,又有满室生辉,甘露盈庭,异象齐现! 群臣在车辇后跟随,为表达恭谦和这次三皇封禅的特殊性,皆步行相随。 赵淮中在帝辇上和身边的姜姞,低声交谈。 姜姞挺着大肚子正襟危坐,拿出了母仪天下的气势。 此时车辇前方,衍生出一条法力坦途,登临其上,乾坤变化,很快就接近了目的地。 泰山下,秦军如林,警戒森严。 身穿黑色宽袖祭祀袍的邹衍、荀子身为大秦‘国师’,分列山脚两侧,已恭候多时。 两人皆手执五色简书,上有告天祭文,待稍后便将昭告三界众生,宣读大典祭词。 这次传告三界,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正式,规模也更大。 车架停稳,赵淮中从车上起身的一刻,泰山内外,驻防超过二十万的秦军,轰然跪地,甲胄铿锵,俯首大喝: “参见陛下,陛下,陛下……” 三呼陛下,惊天动地,声音在群山间层层散逸,百里同闻。 赵淮中步履从容地走下帝辇。 随后的登山过程,秦人宗室,乃至父母,后妃,都要在山腰处驻足等候。最后一段登顶的行程,只有赵淮中和负责祭告众生的圣人随行。 人皇头戴帝王悬珠冠,身穿纹章祖龙盘腰袍,足蹬鳞尾龙靴,往泰山之巅行去。 其前方有双圣指路,后有双圣相随,分别是老子,孔圣,邹衍、荀子。 百官之首吕不韦尾随殿后,其余官吏则每登临数阶,便有一人停步而立,从下往上,最终形成沿路有百官分列两旁,战将如雨的气象,尽显大秦盛世。 随着赵淮中一路登山。 有一条巨龙得云气浇筑而成,横亘在天上,其大不知几千里也,让人心摇神荡。 “……蓐收所在的大五行界,这时候已经开始了交锋。” 赵淮中登山路上,和老子,孔圣,邹衍,荀子嘀嘀咕咕。 今日的登泰山封禅动静不小,很可能将是敌我双方的一场博弈。 普通民众看热闹,老子等人却是心弦绷紧,稍后说不定会有一场恶战。 强良,庄周,老子的不朽身,妖后,羲皇,黄葫道人,成纪,岳鉴等人乃至两位天庭的造化境元帅,已经作为先锋,在稍早些时候,杀到了蓐收栖身的一座乾坤界内。 那方世界,大战方兴。 三界内却是静悄悄的,不见任何变化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