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「马卡洛夫中校。」 「哈曼达中校。」 「请依据紧急条例,处理意外苏醒人员——刘培强。」 搞笑的是,哈曼达看了一眼后,就自己弱弱的躺了回去。 先前的战斗民族伙伴,来自俄国的马卡洛夫中校则跑了出来,质询他在做什么。 刘培强解释:「空间站跑了,地球上的通讯马上会全面瘫痪,地球上的人被抛弃了!」 「可我儿子还在下面。」刘培强一边操作着什么,一边道。 「你为了你儿子疯了吗?现在是低功耗状态!这是要上军事法庭的!」马卡洛夫用俄语大声道 。 刘培强头也不回地道:「低功耗只是个幌子,你自己去看吧!」 「也许是MOSS出现了故障?」马卡洛夫道。 「是叛逃!」刘培强直接道。 空间站在抛弃地球,进行叛逃! 「你打算怎么做?」俄国的好战友马卡洛夫直接道。 看到这里,霍垣和曹铜越发觉得故事变得越来越紧凑,也越来越有趣。 这里变成了双线发展。 刘培强在空间站,刘启在地面。 这样两条线的发展,会让内容更充实。 电影里,刘培强道:「老马,你还说别跟我去了。」 「你没我不行的。」马卡洛夫用俄语道:「空间站的外结构你有我熟吗?别忘了,100年前的空间站可是我们俄国人发明的!」 这样的小细节,让霍垣和曹铜再次对电影刮目相看。 「这部电影,在承认世界灾难前,其他国家所起到的一切作用!」 「这就是格局!」 这些细节,也是很多人认为这电影很华夏式,但又很【反好来坞式】的原因。 好来坞的很多科幻灾难电影,比如《末日使徒》系列,在尽可能的宣传他们老美的个人英雄主义。 凭借文化输出的形式,宣扬着自己的强大! 其他的,不过都是背景板,甚至拖后腿。 像《末日使徒》里,华夏人大多在拖后腿,而且还有很多侮辱性的内容,有着各种歧视。 但反观我们的《流浪地球》呢? 根本不是一个样子。 电影接下来的内容,就是要叫你们好好瞧瞧,我们华夏电影人的格局! 刘培强和老马成功出仓后,画面回到了地面上。 刘启等人和王磊的救援队分道扬镳。 他们很幸运的找到了一辆还算完整的车子。 结果车里居然还有活人。 他告知大家,他们飞行救援队本来的任务是重启赤道地区的转向发动机,但木星引力让大气变得越来越稀薄,飞机飞不了了,也不知道还有多少飞机能撑住。 这个人还问道:「你们不是中国救援队吗,怎么还有外国人?」 …. 蒂姆用京腔道:「谁是外国人啊?我爸是京城的,正儿八百的……中国心!」 由于他的话语京味儿太重,导致影厅里不少人都笑了。 在得知车子还能开时,蒂姆立刻高兴了,觉得可以回家了。 可幸存者的那位科研人员立刻道:「你会开运输车?赤道地区的发动机才是最重要的救援目标,马不停蹄也得开十几个小时。」 「车上有火石,我们必须现在出发!」 「幸运啊,幸好运到你们。」 刘启插入车卡,立刻响起了电子声。 「韩子昂,高级驾驶员。」 「BJ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,道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,行车不规范,亲人两行泪。」 同样的话语,却给了观众不一样的感觉。 那位科研人员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。 他的胸牌明明是刘启,不是韩子昂! 而且根据导航,他根本没往自己要求的方向走! 刘启此刻只想着带朵朵回家。 大家起了争执,甚至扭打在了一起,险些让车子发生意外。 最终,他被扔下了车。 被丢下车后,他还大吼着:「混蛋!愚蠢!懦弱!无知!」 「撇下我是全人类的损 失!」 「回来!」 朵朵问刘启,他这样会不会冻死?我们半路扔下他,和王磊有什么差别? 「闭嘴。」刘启道。 车里开始突然响起王磊的声音。 「我是171-11号救援队的指挥官,我们正在执行救援杭州一号发动机的任务。」他一边喘着粗气,一边道。 「岩浆已经渗入杭州地下城,35万人被困,我们运输的火石,是他们逃生唯一的希望。」 「有人听到吗?」 「有人听到吗?」 「有人…….听到吗?」 他嘶哑的声音,不断重复着这句话。 「如果有人听到,请…….请回答。」 第(2/3)页